11月27日,上海最年轻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同济医院迎来了她二十岁的生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发来贺信,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我校党委书记周家伦、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陈建平等领导出席同济医院二十年院庆庆典大会并讲话。我校校长裴钢,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李宣海,上海市卫生局正局级巡视员王淑琼,普陀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孙荣乾共同为新建外科医疗教学大楼——同康楼题写铭牌。
![](/_mediafile/tjnews/photos/images/2011/11/30/650/ijag046sefrgb4d.jpg)
![](/_mediafile/tjnews/photos/images/2011/11/30/650/dujovqd2owhjvd0.jpg)
![](/_mediafile/tjnews/photos/images/2011/11/30/650/l6orb1csj89f2dv.jpg)
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贺信中对同济医院建院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说,20年来,同济医院始终坚持公益性的办院方向,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履行了同济人服务大众、奉献社会的承诺。医院多种途径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建成了部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实现了临床一级学科博士点全覆盖,取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多项省部级奖项等科研成果,为上海和全国的医疗卫生、教育科研做出了积极贡献。万钢部长希望同济医院全院员工以建院20周年为新的起点,以人民的健康需求为己任,不断发挥医院特色,加强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沈晓明代表上海市政府向同济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他说,20年来,同济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围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贡献力量,特别是作为一所年轻的市级医院和知名大学附属医院,为维护人民健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他希望全院员工站在新的起点上,在发展中不断凸显医院特色,积累学科和人才厚度,以百姓的健康需求为己任,不断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继往开来,同舟共济,在申康和同济大学的共同领导下,为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与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周家伦在讲话中回顾了同济医学100年所走过的不平凡而光荣的道路,以及同济人的医学情节。他指出,冠名同济后,医院在医、教、研、医院管理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同济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济医科的振兴之路依然任重道远,附属同济医院要将自身的发展与学校医科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继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发展的品质和层次,在发展中不断凸显医院特色、打造医院的品牌,共同推动同济医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学校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上海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黄红,上海市教卫党委秘书长谢一龙,普陀区副区长景莹、符祖鸣,我校常务副校长陈小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姜富明,副校长伍江、蒋昌俊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世界卫生组织上海健康教育合作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胡锦华,上海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马强,上海市医院协会会长陈志荣等出席了院庆庆典。
同济医院建于1991年,坐落在普陀区,是区域内唯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上海市全科医师培养临床基地。承担了上海市西北地区400余万居民的医疗保健和一、二级医院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任务。医院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创新团队、上海市重点学科。形成了以心血管内科、骨科和消化内科为重点的优势学科群,以医学影像科、儿科、精神医学科、妇产科、内分泌科和胸心外科为方向的重点培育学科群,以及以血液科、呼吸科、泌尿外科为代表的特色专科群。近年来在干细胞、脏器康复、生殖医学等新兴领域前沿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快速发展。医院具备省部级认证资格的“SPF级动物实验室”等研究平台,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十一五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医院秉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坚持温馨、便捷、优质的服务理念,为来自全市和全国各地的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在上海和全国的医疗卫生、教育科研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同济医院将继续依托同济大学985、211高校学科优势,瞄准国际前沿领域“干细胞”、“脏器康复”和“生殖医学”三大方向,借助中美、中日、中英国际合作的强劲优势,建设好“同济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临床转化中心”和“同济大学医学院康复学院”、“生殖医学中心”,与临床传统相关科室联动发展,扶持和培育新兴医疗特色,加快医疗特色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