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万钢校长主持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平行论坛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06-07-19  浏览:
  7月12日至18日,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举行。万钢校长出席了本次论坛,并主持了15日举行的“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平行论坛。期间,万钢校长就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受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华网》等相关媒体记者的关注。新闻中心记者据此进行了整理。 
  “论文,不是衡量大学价值的唯一标准” 
  万钢校长表示,引进高学历理论人才,初衷是解决某一时期普遍存在的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应该明确,衡量大学价值的,最终不是论文,而是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济大学在教育部“985”项目建设中,把包括技工队伍建设在内的实验保障作为一根“很重要的柱子”。 
  “给科研项目多一点宽容” 
  “许多科研项目不可能一步到达产业化。高校研究的核心技术最终转化为产品,其中必须经历的时间与步骤都决定了不可能速成。”另外,怎么定义一个科研项目是否有成果,标准也值得商榷。万钢校长举例说,比如玉米塑料项目,通过3至4年研究有了生产工艺并“诞生”出小样,这算是成果吗?还是必须要能在市场上买到由玉米塑料制成的杯子、碗呢? 
  “对排行榜,大学校长要有定力” 
  万钢校长在相关主题的讨论中反复强调“大学校长要有定力”:自己学校实力如何,当校长心里应该有杆“秤”,而这正是来定“军心”的。他认为高校关键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营造宽松团结的学术氛围。至于教学评估之类,也不需要刻意准备,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系统地进行。 
  创新文化,提升‘三区’内涵 
  近年来,高校以大学文化为辐射源,积极推进和谐社会、文明社区和创新文化建设。同济大学旁边的赤峰路,聚集着500多家企业,“环同济产业带”每年收入近26亿元。对此,万钢表示:“身处三区联动中的高校,在知识外溢的基础上,最终要实现的是文化的外溢。” 
  大学培养出优秀人才是对社会最大的服务 
  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举行的平行论坛上谈及“创新与社会服务”时,大学校长们指出,为社会提供服务是学校的责任,但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永远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校长们认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任务,对于社会问题提出看法,为社会提供政策咨询,催生新的产业……这都是大学提供的社会服务。万钢校长主张应由毕业生而不是教授来创办企业。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